潮新闻 记者 叶诗蕾 共享联盟·长兴 张泽民 吴拯 又一个春天来了。在新春的南太湖大地上,处处可见抓项目、忙生产、促投资、拼经济的新图景。乡镇街道更是动如脱兔,抢时间、拼进度,形成实干争先的奋进氛围。2月8日起,《绿富SHOW》栏目推出“拼出春意思”系列报道,生动展现湖州镇街谋新招、亮实招、出硬招,铆足干劲开新局的精彩故事。 春分时节,万物可期。太湖南岸,一座高能级战略平台“引擎”燃动。 几年前,吉利汽车长兴项目落户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地随即瞄准智能汽车新赛道,把整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定位为县域发展的“首位产业”。如今,这一县域标志性产业链上已集聚规上企业47家,实现产值超300亿元。 走进“链主”企业吉利长兴整车基地,全自动智能机器人精准操作,每分钟下线一台新款智能汽车。今年1-2月,基地已生产新车2.6万辆,同比增长19%。 吉利长兴整车基地 持续扩产的同时,企业却遇到难题:本地零配件供给跟不上。“我们梳理了即将投产的新车型供应商定点情况,11类零部件大件中只有3类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吉利汽车产业链协调发展工作专班成员朱列勤说,为此企业内部开了好几场产业链本地化配套推进会。 同样着急的还有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金泽璐。这天,她喊上朱列勤和长兴本地几家汽配企业负责人,在开发区管委会举行了一场产业链对接会。 “这是目前长兴43家高端汽配企业的清单。”金泽璐展开手中的表格,43家引进企业中,在“是否与整车企业配套、是否与吉利配套”一栏中,半数以上为“否”。这意味着汽车产业链上的“龙头”与中小配套企业之间,出现了断点。 金泽璐(右)牵头举行了当天的产业链对接会。 共享联盟·长兴 吴拯 摄 为补上“断点”,长兴创新推出“融合强链计划”,政府当“红娘”,为上下游组CP。产业链对接会就是双方联谊结对的重头节目。 会上,压缩机、汽车管道、零部件镀膜等汽配企业,轮番亮出了自家的“拳头产品”。朱列勤边听边记,大家愉快地加上了微信好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要让上下游企业真正衔接起来,产生化学反应,见面只是第一步。“我们之前就在吉利供应商名单中,但和长兴基地的车型不匹配,只能为其他城市的汽车基地供货,物流成本开销不小。”浙江达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销售汽车尾气净化器,当天行政经理王伟也来到了对接会,他想了解下长兴基地新的生产计划,看有没有机会实现“家门口”供货。 “达峰汽车就在管委会附近,要不今天就实地考察下?”金泽璐顺势牵线。 “行,一起去看看!” 朱列勤(右)向王伟(中)询问产品细节。 一进车间,王伟就拿起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滤芯,熟练地讲解了起来,朱列勤认真听着,时不时询问浆料成分、催化效率等专业细节。一旁,焊接机器人转动臂轴,明亮的火花将众人的脸映得红红的,暖暖春意弥漫开来…… 镇街书记说 长兴县委常委、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少鹏: 开发区是经济主阵地、项目主战场,在“全力拼经济”的热潮中,必须走在前、干得实。 近年来,长兴开发区持续完善招引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整合提升、外引内育,全力打造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发展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数字产业为主的“1+4”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智能汽车“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并入选浙江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 乘风破浪启新程。今年,长兴开发区将继续扛起责任和使命,紧扣科技创新牛鼻子、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扩大高端制造发展能级,不断提高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在“富美长兴”建设中彰显更加硬核的担当。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
广州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联手,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田野于建平上海报道“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