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开启,2023(第十五届)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汽车嘉年华)暨智能网联及未来出行汽车博览会(以下简称“深圳国际车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展期为9月29日至10月3日。全球有80多个汽车品牌携800多款最新车型集中亮相。 那么,消费者来车展选车,可享受到哪些优惠?“烟火气”升腾的车展,反映出怎样的动能和趋势?深圳接下来还需如何夯实产业链,发展新业态,促进汽车行业供销两旺?《晚间报道》特邀参展商代表、综研院专家在线解读。 多重利好补贴叠加 激发汽车需求活力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姊妹展,2023深圳国际车展以年轻与智能为出发点,展出总规模达8万平方米。从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从进口豪车到造车新势力,纷纷携设计大胆的概念汽车、环保清洁的新能源汽车等亮相,其中不少车型还是全国首发、首展。 深圳日前发布促消费“21条”,对提前报废、购置新能源汽车等给予了相应补贴。各区陆续出台大金额购车补贴,还可与省、市其他补贴政策叠加享受。 同时,深圳国际车展也联动深圳购物季,进一步推出更多购车优惠,让深圳市民逛车展,享低价。 参展商:深圳车展卖车能力强 蔚来汽车是本次车展参展商之一,蔚来深圳区域公司总经理刘晓亮介绍,这次公司展台600平米,除了第二代平台8款车型亮相,同时也带来了多重购车福利。 在刘晓亮看来,“深圳车展非常重要,是国内所举办的车展里,非常能卖车的,所以公司从2019年至今,每一次深圳车展全部参加了。” 他也看到了深圳车展的变化:最初,燃油车参展规模较大。如今,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每一届车展的最大亮点,且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不断加速突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 “以深圳为例,下半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00%,加上本次车展时机非常好,我们更加对第四季度充满信心”,刘晓亮说。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 出口增幅持续扩大 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慕尼黑车展,今年参展厂商约有40%来自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慕尼黑车展上,德国宣布了一项投资超1100亿欧元的汽车制造激励计划,包括大建充电设施等,目的就是帮助车企消解中国智能新能源车带来的压力。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走高。其中1-8月,作为新能源汽车标杆城市的深圳,电动载人汽车出口106.9亿元,累计销量17454辆,同比增长611.8%。9月28日,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宣布汽车出口突破10000辆。 从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双创基地、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以及华丰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深圳各区均有汽车电子、充换电等环节的代表性企业分布。 今年,深圳提出了要建成投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超充之城”等。 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展新宠儿 是消费、生产、政策共同发力的结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展的“宠儿”,背后是消费端、生产端以及政策端共同发力的结果。 从消费端来看,新能源汽车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大空间、智能化等需求。 从生产端来看,像比亚迪这类车企,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 从政策端来看,国家也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和生产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的方向,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余凌曲表示,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强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机遇的角度来说,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的共识,各国对新能源汽车也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已经占领一定的领先优势,有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的机遇。 从挑战的角度来说,一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产量销量在快速增长,但盈利能力、品牌价值与世界头部企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二是在当前逆全球化贸易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面临很多传统汽车国家的打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破局——深圳如何进一步发力?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马当先”的深圳,如何继续做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 余凌曲有三点建议: ❖ 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巩固提升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性。 ❖ 进一步主动参与全球竞争,通过在境外的合资设厂、战略联盟等方式,不断提升深圳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进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 进一步“做活”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车主还普遍面临着里程、安全的焦虑等,要加快通过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形成供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局面。 结语 在当前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需求收缩等压力下,汽车行业稳增长、促消费任务依然艰巨。因此,除了要继续推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支持,还应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进步与突破,以过硬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做好国内国际市场。 主笔 / 李健 主编 / 吕毓斌 叶安强 记者 / 刘奉轩 李健 杜一凡 王延林 |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4月26日报道:4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
封面新闻记者张越熙4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