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贵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崛起

汽车新资讯 2025-5-22 17:07 贵阳网 1 0
 几辆电动重卡正经历一场暴雨洗礼”——经历半小时的密集水柱冲刷,车灯在雨幕中纹丝不动,这是贵安新区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产业园内测量检测中常见的一个环节。


淋雨试验是密封性的终极考验,就像给车穿上一件滴水不漏的雨衣。产品经理宋庆猛轻拍车身,第二代贵州牌重卡搭载双电机驱动系统,峰值功率510千瓦,爬坡能力较行业均值提升50%,解决了山区重载运输的坡道后溜难题。


长江汽车生产的贵州牌重卡,是北京重卡外唯一的以省级名称命名的汽车品牌,它以一年两次迭代的速度,在山区场景技术领域扎根。



长江汽车生产车间


作为贵州本土新能源整车品牌,长江汽车正以技术创新与场景化产品矩阵,依托奇瑞(贵州)产业基地,建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并拥有省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发实验室。与宁德时代、贵州轮胎等本土供应链企业深度协同,构建从三电系统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能力,支撑产品快速迭代。


近期,长江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新能源重卡样车在国家汽车试验场顺利完成首轮高强度测试,预计今年7月正式上市。


卡车贵州造声名鹊起,贵州造观光车更是开进国际市场。5月,贵州忠辉重工有限公司新下线的15台高尔夫车型正准备发往俄罗斯。面对新能源观光车同质化竞争,贵州忠辉选择深耕场景、精准定制的开发策略。如针对哈尔滨高寒天气,研发出电池加热这一性能。贵州忠辉总经理王有隆说。


精准把握市场动态,让企业获得客户青睐。今年前5月,贵州忠辉已获得800台新能源观光车订单。至今,贵州忠辉已成功推出40余款观光车,产品不仅遍布全国各地,更远销至欧美、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版图持续拓展。



贵州忠辉生产的新能源观光车


整车轰鸣的背后,一条横跨黔地的产业链正加速咬合。开阳县永温镇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区里,磷化开泰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正在进行一场技改——技改后的反应、合成工段,固态原料通过自动投料系统精准投送,取代了人工搬运的肩扛手抬


以前4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可以完成。磷化开泰技术提升改造项目副总经理王仁忠告诉记者,技术提升改造项目完成后,可以使单车间的反应、合成产能从每年2500吨跃升至7500吨,产品物耗将与行业头部企业持平。


这条绿色链条上,链主企业的磁场效应持续释放。银河E5是吉利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整车组装和电池包组装均在贵阳完成,这也是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投产的首款纯电车型。


自去年8月上市以来,这款贵州造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已累计突破14万辆。我们以销定产,每小时能下线45台车。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总经理刘铁江说。


作为贵州本土生产的首款纯电SUV,银河E5不仅跑出了产销加速度,更带动了一条新能源产业链的崛起。目前,贵阳基地已吸引了43家上游企业落户,涵盖电池、座椅、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为吉利配套的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厂房选址距离吉利整车工厂直线距离仅1公里左右,主要专注车身金属结构件、车身框架结构件、底盘构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目前生产承接吉利冲压、焊接产品。随着吉利银河E5的销量上涨,贵阳地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承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银河E5


去年周边零部件产值超30亿元,今年14月份达11亿元,同比增长641%刘铁江告诉记者,眼下基地正与重庆等地相关企业联动,计划年内再引入9家新供应商,进一步强化本地化供应体系。


产业集群的化学反应不止于车间。遵义市新蒲新区工地上,防扎轮胎与电机铁芯项目共享物流通道,生物碳基电池基地与钒液流储能工厂隔街相望。这里未来将形成从轮胎、电机到储能系统的三公里配套圈


电动贵州的政策东风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贵州新能源产业的齿轮转动声愈发清晰。成立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一企一策专班服务,省级财政设立贵州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产业发展。



贵阳吉利汽车制造基地生产车间


政策红利正转化为新能源造车新势能——一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5.33万辆,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3%,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有所回暖,企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升,增加值同比增长42.3%


贵州依托磷锂资源禀赋,在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基地建设上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了贵阳、贵安双核整车制造集群,但当前存在整车企业以代工为主、本土品牌溢价不足、市场集中于西南地区等发展瓶颈。贵州大学西部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伍国勇说。


伍国勇说,全省需加强构建产业品牌+产品品牌双轮矩阵,以数博会等高端平台为窗口,输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培育几家链主企业,登陆科创板形成资本赋能,最终形成技术输出+品牌输出的产业升级模式。


来源:贵州日报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汽车新资讯传递汽车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车行业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7|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70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