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州新区秉持绿水青山新发展理念,坚持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科学植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着力打造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区,目前兰州新区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5.8%,已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据了解,位于兰州新区邓家沟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占地面积8500亩。兰州新区农投集团种植队副队长苗承栋介绍,目前播种的农作物有玉米、燕麦,五月中旬将会全部种植完毕,由于新区气候稍显干燥,这片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对气候环境有极大的影响。 兰州新区农投集团种植队副队长苗承栋: 今年农投集团种植队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现在目前完成的任务有现代农业公园、东南片区覆绿项目、邓家沟高标准农田项目、段家川高标准农田项目和北部生态林的项目建设。 兰州新区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植物不易成活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如何对盐碱化严重的土壤寻找到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也是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城乡建设科科员王维睿介绍道,在通过长期实践中选择出适宜本地生长的山楂、杏树、梨树、槐树、榆树、玫瑰等乡土树种,通过多区块点缀、各色带敷设,竭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幅增加新区绿化面积,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城乡建设科科员王维睿: 绿化工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也总结出来了一些好的做法,取得了不错成效,主要针对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贫瘠的问题,成立了兰州新区土壤检测实验室,针对新区土壤盐碱化的问题,通过实验数据来给土壤施肥提供数据支撑,再就是采用一些乡土树种,像新区常见的杏树、梨树、玫瑰、山楂这些树种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去年八月,镜头下的兰州新区临港花海美景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拍照。今年,新区市政集团绿植公司为了迎接新区获批10周年,对新区整个苗木都进行了重新种植和提升改造。 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公司项目中心负责人石彦杰: 临港花海的总占地面积是650亩,马鞭草是165亩,今年全部进行了机械化作业,种植马鞭草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作业,预计在5月中旬所有的苗子种植完成,6月份就可以开花,会形成一个浪漫的马鞭草紫色花海,为新区门户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还增设了新型廊架、凉亭,希望游客有一个舒适的休憩之地,争取形成一个“网红”打卡地。 兰州新区的生态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更好发挥湿地公园“城市绿肺”的生态效应,通过修复退化裸露湿地,增设拦水坝等措施,适当扩大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水体面积,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已由2014年的113公顷增加至目前的211公顷,水域面积不断扩大,湿地水质极大改善,湿地植被的多样性、抗逆性明显增强,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形成河湖水系连通的生态体系。 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城乡建设科科员王维睿: 怎样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绿化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一个重点。截止到2021年底,兰州新区的城市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2100万平方米,其中包含城市道路绿化157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达到530万平方米,据2021年数据统计,兰州新区的城市绿地率已经达到3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19.43平米每人,这个数据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我们国家或者省市的一些规范要求。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绿廊、湿地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切实做到了为新区人民办实事。 主编:王新冰 责编:刘有中 编辑:高星辰 初审:于恩华 复审:李钇霖 |
广州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联手,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田野于建平上海报道“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