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微信出台封号“新规”:用户出现以下6种行为,或将导致“封号”

汽车新资讯 2022-6-6 11:30 有财必经 25 0


在老百姓日常网络的交流过程中,微信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社交平台。可以说如今每个人的手机上可能没有QQ,但一定有微信的身影。


2021年腾讯集团官方发布的相关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三年共计活跃账户数据为12.68亿,而这个数字在2022年开年就开始了递增。


目前微信的所有用户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这也是为了防范各类支付风险,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而实行的必要举措。



这段时间,微信官宣出台了关于封号的新规定,如果用户出现了下面的六种行为,很可能直接被封号处理。


微信社交与支付已成为主流趋势


微信和QQ可以说是独占国内社交平台市场的两大主力军,近几年来微信凭借着清新简单的界面和简约明了的操作方式赢得了更多人的青睐。



微信如今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超过12.6亿的用户,微信平台集社交、购物、通讯、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在如今国内社交平台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微信的电子支付功能更是推动了国内的支付行业的变革。


如今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的微信平台成为了很多商户群体的依托,很多企业也在腾讯官方平台中申请了企业微信。



20221月份腾讯官方召开的企业微信新品发布会中显示了最新数据:截至20221月,企业微信活跃用户的数量为1.8亿,真实企业与组织数为1000万,企业相关的微信服务活跃数为5亿。


所以不管是从个人还是企业的角度上,微信安全都至关重要。



这六种行为被发现或将直接封号


如果个人用户正常使用微信进行社交和支付活动,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出现了下面六种异常操作,很可能会被微信官方封号。


1. 用户在短时间内新增朋友过多。如果一个新申请的用户在短时间内添加了大量朋友,那么微信官方就很可能会判定这是一个营销号,或者这个号码在从事着一些类似于微商的服务。



很多朋友并不理解这个封号规则,例如更换微信号的朋友,肯定会第一时间将工作圈和生活圈的朋友添加回来。但事实上微信这条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新用户来进行诈骗活动,加强监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 出现异常红包行为。目前微信中和朋友之间的金融交易有红包和转账两种形式,而一些违规使用者会在微信群中进行赌交易,这样的做法是被平台严厉打击的,所以出现异常红包行为官方也会处理。



3. 使用微信分身。目前国产市面上的很多手机都有微信分身功能,但事实上这项功能并不被微信官方所认可。如果微信分身用于或者其他违规的目的被平台发现,将直接被封号。


4. 违规使用第三方插件或模拟器。微信使用群体中,目前出现了很多小微企业,而小程序功能已经成为了这些企业的一大内容输出平台。部分用户会找到相应插件或者修改器来对微信小程序进行修改操作,而一些游戏玩家也会在微信游戏中使用第三方插件,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



5. 频繁发送不明链接。很多微信用户都会碰到打开别人的所发送的链接出现屏蔽字样,这也是微信官方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使用钓鱼链接进行诈骗而采取的措施。


6. 频繁发送朋友圈。从2016年左右开始,微商开始进军了微信用户的朋友圈,而不断刷屏的举动很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微信官方如果发现一个账号发送朋友圈过于频繁,将会做出相应处理。



微信常见的陷阱


微信平台带来热火用户量的同时,很多不法分子也在其中设下了陷阱,一些不知情的用户一不小心就会踩坑,轻则泄露自己的隐私,重则造成个人财产安全。


首先是微信投票的陷阱。很多朋友都看到过求投票、求点赞的页面,大多数人都不在乎这举手之劳。



但部分的朋友圈拉票网页可能是一场电信诈骗,参与投票或点赞的网民可能会因此泄露个人的身份信息,所以在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页面还是要谨慎。


其次就是关于微信抢红包的陷阱。包括木马红包、山寨公众号红包、微信抢红包神器在内的各类陷阱层出不穷,用户很可能有着占小便宜心理而不慎扫描违规二维码从而泄露个人信息,甚至被窃取支付宝和网银资金账号。



结语


微信平台用户量的连年递增,使得各类陷阱层出不穷,而用户在注意避免踩坑之余,还需要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要知道,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尤其是微信新规出台之后,对上面提到的六种违规操作也会进行相应处理,大家上网冲浪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汽车新资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服务,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车行业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7|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70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