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贵安新区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安华旭科技”)生产车间,SMT自动化生产线机器有序运转。该公司总经理王念和技术人员正忙着为一汽大众开发研究新品——轻量化一体式电机。 贵安华旭科技是2017年落地贵安新区的一家专业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研究、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现已开发出电动车窗防夹控制模块、汽车电动窗控制系统等产品。 贵安华旭科技生产车间 “正在研发的新品采用国产化芯片,集电机+模块为一体,是我们完成国产车规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的量产准备后的又一次新尝试。”王念说,一直以来,公司采用智能化设备,建立独立实验室和自动生产线为各车企进行配套,但其芯片主要来源为进口。自2020年起,因国外垄断,公司陷入“芯片荒”困境,直接影响公司发展。 为突破困境,2022年起,贵安华旭科技积极组织科研团队,采用国产车规级芯片进行技术攻关,经过数次研发、高低温试验和试装测验,在车用电机上完成国产车规级芯片替代进口芯片,目前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 “只有创新才能闯出一条路,不走国产化芯片这条道路,没有未来。”说起“卡脖子”的芯片问题,王念深有感触,也更坚持创新转型这条道路。今年,华旭科技被认定为贵州省专精特新企业。 明创慧远(贵州)技术有限公司的智慧矿山大数据平台 以创新带动转型,以“智”造引领制造。在贵安新区,和华旭科技一样坚持自主创新、追赶数字化浪潮的企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焕发着新活力。 开展智能矿山产品供应和技术服务的明创慧远(贵州)技术有限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研发之路,落地贵安新区仅3年,相继推出矿山智能设备六大系列(包含测控类、自动化类、数字化类)共64款产品,并取得国家安标中心颁发的安标证书。 眼下,明创慧远正加快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金属非金属矿山环境监测系统的测试和取证,进一步完善产品型谱,助力贵州打造“智慧矿山”。 而位于贵安综保区的贵州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正推动产业线进入全自动化。“客户对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智能时代的3C智能产品,换代速度比以往更快。”瑞立达公司副总经理王庆介绍,目前,公司全产业线已实现90%全自动化,产能从每天30台提升到60台,与半自动化线相比效率提高了30%。 持续的提质升级为企业带来了强大竞争力,促进着贵安新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贵安新区正着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稳步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产业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越来越多的贵安制造企业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加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精准把握生产、管理、经营各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创新转型提速升级进一步加快。 来源 | 天眼新闻 编辑 | 赵子滟 统筹丨吴亚鹏 编审丨刘敏 |
广州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联手,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田野于建平上海报道“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