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们要不是冒着烈阳,就是冒着大雨,在路边手舞足蹈,只为了得到来往传统出租车的“青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也给我国这种出租车出行的方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网约车出现了。 网约车不仅仅能够随叫随到,而且还可以预定其他时间,简直不要太方便。因此,也得到了我国国内庞大市场的欢迎。之前,因为滴滴本身实力强劲,所以一家独大,但是随着滴滴的鲸落,不少外行企业纷纷入局。 恒大,用39亿元的资本撬动了两万亿的贷款,埋下的雷终于爆了,风口上的猪终究还是回到了现实。恒大为了还清贷款,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有发起保交楼,还有生产新能源汽车,就在最近,恒大突然对网约车下手了。 那么,为何网约车市场会这么热门呢?基本上是谁都想来分一杯羹。恒大入局网约车,是否会成为滴滴的劲敌呢? 恒大出手,入局网约车市场 今年3月2日,恒驰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高达一亿元,这家企业由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百分百控股,说白了,这家企业就是恒大旗下新能源汽车企业。 这家企业除了传统的,顾名思义的销售新能源汽车之外,还有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业务,那就是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简称网约车服务。说实话,目前汽车企业入局网约车本身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广汽集团的如祺出行,一汽、东风、长安合资的T3出行,其中,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在今年2月份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约车监管信息相关数据中,在订单里能够超过30万单的17家网约车平台中独占鳌头。可以说是一不小心就做到了行业顶流。那么,为何如今会有这么多的企业加入到网约车领域中呢? 为何这么多企业都热衷于网约车市场? 今年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显示,截止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到了4.53亿,比2020年12月份还增长了8733万。 从这份新鲜出炉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尽管曾经有过滴滴事件,但是,网约车在我国依旧还有着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能够带来同样庞大的经济收益。因此,自然就会有这么多的企业热衷于网约车市场了。 另外,别看滴滴2021年的全年营收还比2020年增长了22.6%。但是,目前滴滴APP还不能正常运行。一直在吃老本的滴滴,恐怕也会留下大片空白的市场蛋糕。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有这样巨大的容量,有这样庞大的市场,意味着就有庞大的发展机会,自然也就会有许多企业纷纷入局了。 最后,为何会有这么多企业,特别是车企入局呢?因为这是车企在试水,什么意思呢?为了避免新车上市之后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那些车企入局网约车领域。自己将自己生产的新车直接销售到自己的网约车平台,这样做的好处其实也很大,那就是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拉动销量。 无论如何,恒大终究还是入局了网约车,毕竟就连相关企业都成立了,那么,在未来的日子里。想必除了恒大之外,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网约车,那么,未来风起云涌,对于网约车市场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网约车市场风起云涌,究竟是好是坏? 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止至2022年1月31日,全国共有26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网约车平台运营证,这样数量庞大的网约车市场,确实可以用竞争激烈来形容。如今,随着恒大未来的入局,恐怕这么网约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恐怕会搅动网约车市场的风起云涌。对于这样的情况,个人觉得应该是一件好事。 滴滴为什么会出现司机大流失,滴滴的市场口碑为何会一落千丈,还不是因为自恃网约车巨头,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如今,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未必就不能给网约车平台带来危机感。从而迫使这些网约车平台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营,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凡事有好便有坏,有利便有弊,3月23日,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共厅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及时暂停中风险、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对外道路客运服务和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含网约车)、顺风车等的跨城业务。 如今,在我国消费市场中,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市场有所萎缩,如今,网约车入局者日益增多,竞争压力日益巨大,在我国消费市场萎缩的今天,倒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总结 恒大集团入局网约车,不仅仅滴滴会迎来劲敌,恐怕当前的网约车市场随着恒大的入局,还会搅动起相关的风起云涌。这对于当前的网约平台,总归是不小的挑战。还是希望我国网约车平台能在忧患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争取不要再出现下一个“滴滴”。 |
中国汽车产业正深陷内卷泥潭。价格战此起彼伏,同质化竞争
引言:以革新之姿,启未来之章2025年4月23日,克蒂汽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