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两江新区的长安民生物流基地里,一批批“重庆造”汽车正有序装车,然后通过成渝整车对流路线发往成都。 重庆造汽车正通过公路发往成都等地。(长安民生物流供图) 成渝整车对流路线是长安民生物流与一汽物流联手推出的一个创新项目。“每年我们都有大量整车需要运往成都及周边区域,而中国一汽成都工厂同样有大量整车需要运到重庆地区;双方通过资源和运力共享,目前形成了高度整合的整车物流网络体系,有效提高了重载率,促进了降本增效。”长安民生物流整车事业部调度中心经理张安心介绍。 目前,成渝整车对流线路月均发车近3400辆,实现运输成本降低10%以上、等待装配时间缩短40%以上。 这是两江新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两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渝两地汽车产业相对成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推动两地汽车产业加快做大做强。 有数据显示,成渝两地的汽车产量达到了300万辆,占全国总体产量的12%。当前,川渝两地汽车产业正在打通信息链、提升产业链、融合创新链、共享供应链、整合价值链,共建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川渝正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林丽江/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启动键以来,作为重庆汽车产业主战场的两江新区不断发挥在产业上的旗舰作用,推动两地汽车产业深度耦合。目前,包括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明天氢能等在内的汽车整车及上下游企业都在成渝两地进行了积极布局。 以长安汽车为例,长安汽车采购中心副总经理陈津介绍,在长安汽车全部700多家配套企业中,川渝两地配套企业有200多家,占比超过三成,其中已经完成车身件、保险杠、仪表板、内饰板、座椅、灯具等品类的川渝本地化布局,本地化采购占比约60%。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在川渝地区的经营活动总额达到了256亿元。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在川渝地区产业链布局的广度、深度,积极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小康集团也在成都设立了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车内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加强对整车软件的把控能力,系统性整合成渝两地行业资源。 此外,两江新区还在积极布局成渝氢走廊建设。今年,位于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的明天氢能一期项目正式入选《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2023年完成,二期项目也将在2025年开工建设,届时将为包括成渝地区在内的全国市场提供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成、测试、燃料电池车辆开发与运营服务。 重庆明天氢能负责人表示,这不仅能极大满足本地的产业需求,同时与四川的氢能产业相呼应,形成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促进川渝氢走廊的协同高质量发,推进西南地区产业的绿色转型。 而在更大层面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两江新区与宜宾市签订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两江新区鱼复新城是该协议的主要承载地之一。鱼复新城产业促进部负责人表示,目前鱼复新城正在与宜宾市三江新区就进一步深入合作进行探讨,以充分发挥好宜宾在新能源配套、两江新区在整车及应用场景的优势,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两江新区已集聚整车企业1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200余家,形成近240万辆整车产能,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汽车产业基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挥重庆两江新区旗舰作用。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我们将依托汽车产业优势,坚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紧扣“整车高端化、供应链高级化、创新自主化、生态协同化”目标,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汽车产业旗舰联盟为抓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同时,紧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加快与宜宾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基地,不断建强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推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记者 谢力) |
中国汽车产业正深陷内卷泥潭。价格战此起彼伏,同质化竞争
引言:以革新之姿,启未来之章2025年4月23日,克蒂汽车将